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介绍 >> 正文 >> 正文

平调落子省级非遗

来源:板胡 时间:2024/8/28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4.html

平调落子是涉县古老的戏曲剧种,产生于明末清初,流行于邯郸地区。本来平调和落子是两个剧种,但在涉县却把两个剧种联合在一起。平调落子是涉县平调和落子的总称。是我县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经常在一起演出,于是习惯是性合称涉县平调落子。

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涉县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初为撂地摊演出,清代中叶搬上舞台。“平调落子”主要分布在河北省邯郸区域,邯郸、武安、涉县境内。

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

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涉县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涉县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年涉县把农村的好演员招收到县里,平调落子剧团正式成立。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文学大家郭沫若先生观看了涉县平调落子剧团演出后,给与了高度评价并题词“扁担剧团,上山下乡的模范”。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步伐,“平调落子”剧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代表剧目有:《借娃娃》、《风雪荒源》、《钟馗嫁妹》、《徐策跑城》。拍摄四集戏曲连续剧《彩云》和大型现代戏《山娃》等。均荣获河北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传承人:李巨平(市级)马建国(市级)(涉县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