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说起宝鸡人的特点
两个字:“恋家”
其实让宝鸡人最难舍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到外地呆不过三天
一定要找家陕西面馆解解馋的
大多都是西府人
即使吃不到嘴里
心里却总惦记着那一口
几天不吃就心发慌
位于宝鸡市北塬西府天地民俗观光景区内,有一条“西府老街”,和其它城市类似的特色街区不同,这里的本地人有时会胜过外地游客,因为这里的陕西小吃,是以文艺和怀旧的名义,卖着臊子面、biangbiang面,擀面皮,油茶搅团、水煎包、糖糕粽子、肉夹馍;还有宝鸡民俗年画、剪纸、泥塑、社火脸谱等民间艺术品,一面墙、一座房、一碗茶都是风景,每个风景又有一段往事。每逢节假日,还能免费听上一曲正宗的秦腔,那种触景深情的市井生活体验,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宝鸡人来说,简直是嘹咋咧!
西府
泛指陕西关中以西区域
是涵盖了民俗、饮食文化的一个地域概念
过去凤翔府的别称就是西府
如今西府特指宝鸡九县三区
不仅是个地理概念
更多的是人文历史蕴味
西府的小吃,口感以酸辣为主。主要调味料三种:西府特产的岐山醋和凤县大红袍花椒,还有咱陕西红辣椒碾碎后做的油泼辣子,这三样加在一起就能调出正宗的西府味道。这也是“西府名小吃出了宝鸡,就不是那个味”的原因所在。特别是这油泼辣子,像岐山臊子面、擀面皮、凤翔豆花泡馍的精髓就出自这独一无二的油泼辣子。
最近《那年花开月正圆》正在热播
一种好酒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那就是——
西凤酒
说起西凤酒,就得再说说凤翔。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西凤酒因此而得名。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被列为珍品,是我国四大名酒之一。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用“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佳句来盛赞西凤美酒。作为咱普通人,一般喝不出那么多的文艺范。和其它白酒味道不同,西风酒清而不淡,浓而不酽,香不刺鼻,辣不呛喉;喝的时候还要带点“酒哨”声,一口饮下,全身暖暖的,虽然入口有些烈、喝进去却柔情似海,颇具西北汉子外刚内柔的豪迈性格。所以来宝鸡,必痛饮西凤酒!
来陕西没听秦腔等于没来陕西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
演变成不同的流派
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
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
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
而这一带也是秦腔的发源地
宝鸡人对秦腔的热爱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无论早晨中午晚上,宝鸡的各大公园,总有那么一大群秦腔爱好者,提着板胡、二胡、扬琴、唢呐、堂鼓等乐器,用着专业级的音响话筒,加上那深沉高亢夸张、方言味道十足的唱腔,好像吼劈了嗓子、嘴角总在流血,听起来又解馋又来劲。你要是请陕西朋友吃饭,再来瓶西凤酒,恰到好处之时,他一定会站在凳子上吼上那么一段秦腔,那撕心裂肺、如泣如诉的嗓音,就像一杯醇香烈酒,醉上心头。在宝鸡的农村,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戏台,红白喜事、逢年过节,都要在村里唱上几天秦腔,每场演出那几乎是爆满。村民们自带板凳,边听秦腔边拉家常,不亦乐乎。
这就是宝鸡
遇见宝鸡
原来你也在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