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优势 >> 正文 >> 正文

百甫论琴一秦腔板胡的发展和流派

来源:板胡 时间:2022/6/15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2749-1.html

“工作室教不教戏”、“怎样拉好板胡”,《陈百甫秦腔音乐工作室》成立以来,众多的秦腔板胡演奏者在普及的基础上纷纷要求提高,为了满足广大秦腔音乐爱好者的愿望,工作室把陈百甫老师多年的学习实践及所思所想,按专题奉献给有一定基础、能伴奏板胡的同行品鉴,以期共同探索,使自己的板胡演奏艺术曰益完美。

广袤的西北大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古老剧种一一秦腔。作为梆子腔的鼻祖,秦腔既深沉哀婉、慷慨悲凉,又爽朗明快、刚健有力,是西北人民的心声和个性气质的集中体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明代到清代民国的数百年间,秦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一直是秦筝琵琶、硬弦等弹拨乐器,20世纪30年代中期,著名琴师荆生彦在唐宋以来胡呼(二胡)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板胡的创制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秦腔唱腔的表现力和音律的感染力,也奠定了板胡在秦腔伴奏中的领弦地位,标志着现代秦腔音乐艺术的最终形成和最高境界。在我幼小接受板胡时,见过启蒙老师阎大元先生固定把位的演奏(即不走把只一把),虽然把位窄小,但味道浓郁,用今天的观点看趋近高音板胡奏法,足见他功底的扎实程度。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现代戏的普及,秦腔音乐的发展对板胡的演奏方法与技巧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电影《火焰驹》《三滴血》的上演,使秦腔音乐乃至板胡演奏更加别开生面。紧接着秦腔样板戏的出现,《红灯记》《洪湖赤卫队》由于杨满园、肖炳等老师精辟的作曲、管弦乐队的加入,合奏、独奏相继出现,揉弦弓法的不断讲求,使秦腔音乐与板胡演奏与时俱进地得以创新改变。而易俗社《海港一一壮志凌云》的出台,尤其是杨余良的板胡演奏,其指法触弦大而有异,功底深厚的秦腔旋律,不论从演奏技术到风格流派,为板胡的演奏又开了新路,从而形成省(省戏曲研究院派)市(西安易俗社派)秦腔板胡两大截然不同的风格。戏曲研究院以大乐队结合为主,易俗社则以民乐为主,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可算是把秦腔板胡的艺术拓展都达到新的高度,也形成了所谓的“秦派”。结合秦腔板胡的历史发展和自己的演奏实践,我认为:“秦派”弓法、指法,厚实而坚钝,风格朴实无华,豪放壮实,具有西北人民的性格特征和地域特点。两大支流各派演奏方法和风格各有风采、各有所长。综观戏曲研究院派,现在的演奏过于强调节奏,流畅有余(旋律弓法)而韵味不足。易俗派韵味有余而流畅不足(特别是欢音),有时为了韵味而显造作。秦腔板胡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当年相较已远不及,甚至已落后于先辈当年的演奏方法。因此,我想秦腔板胡的演奏,能够集各派之长,不论从艺术、风格、技巧(包括指、弓法),根据自己的实践,借鉴学习专家之技,得出一套自己的演奏技巧,把优势集于一身来发展,才是我们的方向。

胡中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