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要少节目要好
——年的11师演出队
张平
年之后,全国到处都在学演“样板戏”。那一年,各师、团都在大演“样板戏”,而“样板戏”的要求又很高,这就不得不赶着鸭子上架。一个个庞大的演出队就这样被“逼”出来了。后来,“大演样板戏”那阵风虽然过去了,但演出队的人数却很难再减下来了,少说也得20多30人。上世纪60年代初兰州军区62师的9人话剧组,西藏军区11师的12人演出队很难再见到了。
小话剧《铁脚永不停》(年复演)剧在思考中摸索
年师演出队结束后,年全师的文体检阅大会要在几月后举行。我不得不考虑下一步的事情。多次参加演出队,许多问题一直在我脑子里回旋着,例如:战士演出队以多少人员为宜?怎样才能做到以自创节目为主?十年前师演出队进京时,只有十二人,却到处受到热捧,原因何在?等等等等。
经过长时间思考,我基本上捋出了头绪:
第一,战士演出队的服务对象是兵,首先是基层官兵。他们常年驻守在西藏的各个值勤点,有的伐木,有的生产,比较分散,几乎没有一个整团住在一起的。这儿一个营,那儿一个连,甚至还有一个排一个班。
第二,演出队人员太多,如果要到连以下单位去演出,会给基层带来很多麻烦。而这些基层官兵恰恰最需要文化生活。这,就是西藏部队的实际。
第三,这个实际就决定了战士演出队必须人员要少,节目要好。年12个人的师演出队之所以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
如何才能做到既要人数少,又要节目好。一个根本问题就在于剧本。一台节目的人数和质量取决于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战士演出队。
在摸索中实践
根据这个思路,年我们在炮团开始了一次具体的实践。
首先是抓创作。大约在2月份,经团首长同意,我就抽调张国平、徐发云、王洪、陈传杰等四位同志组成了创作组,开始创作剧本。我的考虑是,从写剧本开始,就要人物少,剧情好。经过两个月的刻苦努力,只有四个人物的小歌剧《半块馒头》、五个人物的小话剧《铁脚永不停》、四人表演唱《夸连长》、四人湖北大鼓《抢收夏粮》及一个人的陕西快书《探亲途中》等一批剧本创作完成了。
其次是抽人员。有了剧本,根据剧本需要抽调人员就有目标了。避免了往年调来一大堆人还不知如何安排的问题。这次是根据剧本需要有针对性地选调人员,所选人员来了以后干什么、演什么角色我已经心里有数了。4月中旬,一个18人的演出队组成了。
再次是抓排练。有了好的剧本和演员,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排练,再好的剧本也演不出应有的效果。所以在排练过程中,有的同志为了一个动作、一句台词往往急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我的要求是:你睡不着也罢,吃不下也罢,达不到要求决不放过你。
转眼5·23到了。师里一年一度的文体检阅大会开幕了。炮团演出队的节目在甲格台获得了普遍好评。小歌剧《半块馒头》,小话剧《铁脚永不停》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加之11师有不少陕西兵,听了张继钊的陕西快书《探亲途中》,整天嘴里念着“腿一奓(za)脚一抬,尼龙袜子皮底鞋”(台词)。而湖北大鼓对于湖北籍战士来说也倍感亲切。用时下的话说,这是一台很接地气的节目。
在实践中细化
为了迎接西藏军区会演,主管文体工作的何志瑛副师长召集33团副政委王德明、直工科长刘乃玉、31团宣传干事王成芝和我四个人在小礼堂会议室开会。会上,何副师长指定刘乃玉为领队;王德明参与节目修改;我为队长;王成芝为指导员。并确定了以炮团的节目和人员为主、抽调31团部分人员加强乐队、对原有节目加工提高的方案。
根据这一方案,王德明、刘乃玉二位老文工队员与王成芝和我四个人在刘科长办公室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一、人员组成:
领队:刘乃玉(兼党支部书记)。
队长:张平。
指导员:王成芝。
演员(8人):张平、王成芝(兼六弦琴)、王常富、王洪、陈传杰、贾朝华、张继钊、刘皖合。
乐队(8人)方声应(板胡)、王传金、洪永树(二胡)、曾成文(笛子)、徐发云(扬琴)、王庆仁(三弦)、张国平(手风琴)、李伟(大提琴)。全队共16人(不含领队)。
这个阵容和炮团演出队原来的18人阵容相比,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两名。而实力却比原来增强了。
二、节目的修改与调整。
一是由我和王德明副政委重新修改年演出的小话剧《一支笛子》,这个戏只在11师各团演过,没有到军区演出;二是由我负责把33团在此次会演中演出的小歌剧《补弹袋》取其立意,重新设计情节和人物关系,改为《针线包》;三是由王成芝负责创作一曲《忆苦思甜》的器乐合奏曲。
三、排练工作统一由我负责。
经过一个月的奋战,一台只有16人演出的、兵味儿十足而又生动活泼的晚会终于排练完成。其中两个小话剧《一支笛子》、《铁脚永不停》;两个小歌剧《半块馒头》、《针线包》;陕西快书《探亲途中》、器乐合奏《忆苦思甜》和群口词《反霸战歌》都是自编自演剧目。只有一个相声《老号手》选自《解放军文艺》。整台节目都是兵演兵,除了65式军服,没有别的服装。道具只有几件——一支笛子、一个针线包、一个背包、一个药箱、一个挎包、一面绣有“铁脚板英雄连”的锦旗和两块雨布。就这么简单。在甲格台演出后,颇受广大官兵欢迎,师首长也很满意。
小话剧《铁脚永不停》(年复演)剧照2
在细化中提高
7月初,在刘乃玉科长的带领下,我们从甲格出发赴33团、高炮营和31团巡演。一台中轿车,全体人员和乐器道具只占了车厢一半。
在33团和高炮营演出结束后,于7月中旬到达31团所在地——米林夏龙。按刘乃玉科长的意见,在31团多住几天,把前一阶段演出中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归纳一下,继续加工提高。
碰巧的是,军区文工团著名作曲家罗念一正好在米林县下生活,他可是音乐大家呀。第二天,我们就把罗老师请过来为我们乐队作指导。说来也怪,同样一支乐队,经罗念一老师点拨之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如果说罗念一老师的指导使我们的乐队有了很大提高,那么军区审查组的到来又使得整台晚会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就在罗念一走后不几天,西藏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张副处长带人来到夏龙审查节目。当晚,我们就为31团驻夏龙部队和审查组作了汇报演出。演出地点是在一个露天的土台子上,台前挂着两个大灯,舞台两角各放一个角灯。谁知演到一半,老天却下起了零星小雨,但并不影响演出。张继钊的陕西快书说得幽默风趣,逗得台下发出了阵阵笑声。恰在这时,左边一个角灯由于受到雨淋,“嘭”的一声爆了。张继钊一缩脖子,赶紧走到舞台右边继续表演。谁知右边的角灯又“嘭”的一声,也爆了。观众正听得入神,看见他那本能地一惊一乍、一躲一闪的怪异神态,一时笑得前仰后合。再一看,幕后的演员和乐队早笑得直不起腰了。
好在不一会儿雨停了,天上的星星露出了小脸,晚会也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第二天,审查组和我们座谈,肯定了我们的办队方向,对整台节目也给了高度称赞。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比如陕西快书《探亲途中》最后两句词,原来是这样:“下了火车抬头看,火车已经到了站”。审查组同志的意见是:“下了火车抬头看,飞奔的列车正向前!”这样一改,意境显然比原来好得多。诸如此类,审查组的许多意见我们都采纳了。在31团演出过程中一面听取部队官兵意见,一面接受罗念一老师和军区审查组的指导,节目质量又有了进一步提高。
7月底,我们来到风景如画的林芝,对52师、医院及林芝军分区等兄弟部队进行慰问。谁知刚到52师当天就出了个洋相。
事情是这样的:到达52师后,师首长让我们休息一天,并举行宴会欢迎我们。演出队的成员都是来自基层的战士,面对这种场面,显得有些拘束甚至紧张。
52师高凤山政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提议大家举杯,我们都老老实实地端起了酒杯。接着政委说了声“干!”,有的同志拿着酒杯直看我,似乎在问:“喝吗?”考虑到礼貌问题,我低声说:“喝吧。”谁知有个拉二胡的王传金一杯酒刚下肚,竟然顺着椅子“嗤溜”一下躺在了地上。这一下吓坏了所有人,高凤山政委赶忙把他抱在怀里问:“怎么啦?”王传金突然睁开眼睛,双手抱拳连连说道:“老首长,我好着呢。”说完又躺倒了。大家这时都很着急,这个问“好着没?”他又双手抱拳“老首长,好着呢。”那个问“好着没?”他依然双手抱拳“老首长,好着呢。”说完又躺倒了。总之,无论谁问,他都管人家叫“老首长”。医院时,他一见小护士,还是双手抱拳:“老首长,我好着呢。”弄得小护士莫名其妙,心想:这人怎么回事?
在52师演了三天。高凤山政委每场必看,尤其对小歌剧《针线包》很感兴趣。这个戏的剧情大概是这样:入夜,通讯员发现他刚洗净但有点破旧的衣服不见了,估计又是指导员拿去补了,于是找到指导员房间,果然指导员正在为他缝补,接着一官一兵相互教学缝补技术。这时团长查哨来到这里,发现他们用的针线包正是他当年在这里当连长时赠给他的通讯员——现任指导员的。于是老少三代军人就在灯下互教互学,补完了那件军衣。《针线包》刚一演完,高政委就拉着陪同观看的刘乃玉科长的手说:“这个戏好哇!艰苦朴素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啊!”
在林芝,我们演出之余,组织参观了毛纺厂和几个企业,深为西藏工业的发展高兴。
8月初,我们一行便向拉萨进发了,在那里,我们将接受军区首长和兄弟部队同行的检阅。
在提高中前进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军区文艺会演大会开幕后,第一场安排就是11师,往常都没有这样的安排。后来,大会工作人员告诉刘乃玉科长:你们演出队人员最少,节目都是以自己创作的为主,给全区部队带了个好头,代表着基层演出队的方向,所以安排在首场。这对我们是多大的鼓舞啊,于是大家铆足了劲,把会演的第一场晚会演得很成功。当晚演出结束后,就有兄弟单位向我索要剧本。第二天,又有几个兄弟单位接二连三索要剧本。幸好我们在出发前准备了多套,才满足了各单位的要求。没过几天,西藏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我们的器乐合奏《忆苦思甜》。军区文工团有人向我提出:要把《一支笛子》改编为广播剧。有一天我们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演出,开演前,军区创作员任善炯同志找到我,此前我们都在《西藏日报》发过作品,但从未谋面。他和我坐在外边的草坪上,互相交流着创作体会。临走时,他说:“去年国家级刊物发了西藏军区两个作品,你一篇我一篇。咱们还得继续努力啊。”
军区会演结束后,我们下到基层,为驻拉萨部队、山南军分区、9医院、32团、炮团各基层连队演出多场,走到处都受到了指战员的热烈欢迎。
从炮团成立创作组开始,在师、团首长的关怀重视和王德明、刘乃玉二位老首长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半年多努力,我们所走的路子及创作成果得到了自下而上的肯定和认可。这无疑给我们增加了前进动力。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感到欣慰。
附:《11师演出队节目单》
11师演出队节目单
(年.8)
一、小歌剧:《半块馒头》
编剧:张平
作曲:徐发云张国平
剧中人——————-扮演者
小牛…………………贾朝华
炊事员…………………陈传杰
大牛…………………王洪
炊事班长………………张平
二、陕西快书:《探亲途中》
创作:张继钊
表演者:张继钊
三、小话剧:《一支笛子》
编剧:张平王德明
剧中人——————-扮演者
王小鸣…………………王成芝
副班长…………………王常富
班长…………………张平
四、器乐合奏:《忆苦思甜》
作曲:王成芝
演奏:乐队全体成员
五、小歌剧:《针线包》
编剧:张平
作曲:王成芝
剧中人——————扮演者
指导员………………王洪
通讯员………………陈传杰
团长………………王常富
六、相声:《老号手》(选自《解放军文艺》)
表演者:王成芝刘皖合
七、小话剧:《铁脚永不停》
编剧:张平
剧中人——————扮演者
副连长………………张平
排长………………王洪
指导员………………王常富
卫生员………………陈传杰
通讯员………………贾朝华
八、群口词:《反霸战歌》
创作:王德明
表演:全体演员
刘皖合保存的当年会演《纪念册》
(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张平笔名弓长。陕西乾县人,年入伍。曾任十一师炮团宣传干事。年开始写作。数十年来,先后发表并出版文学、新闻作品30余万字。著有“弦板腔记事”。
作者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