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天上人间。5月19日“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推介活动平凉市分会场暨平凉市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在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民俗文化景区举行。
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充分展示展现全县非遗保护工作,结合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泾川县文化馆及相关单位邀请了县内外部分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开展展示展演活动,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以独特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广大游客。同时,让广大群众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认识新时期保护非遗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1.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王母信俗》西王母在道教中地位极高,为女仙之首,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祖庙所在地。
2.省级非遗项目--《崆峒武术》崆峒武术创始于崆峒山,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保护宗教和强身健体为宗旨,经代代相传发展至今。
3.市级非遗项目--泾川小曲《倒灯》。泾川民间小曲习俗,由来已久,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说唱表演艺术,用这一方式来驱邪敬神,拜年贺岁,农闲时自娱自乐。时至今日,这一习俗已成为人民表达对美好生活祝愿的形式。歌声优美,整体调子厚重、沧桑,曲子明快、流畅。
4.市级非遗项目--《高台芯子》泾川高抬芯子就是民间艺人把杂技的“抬杠”表演形式与社火踩高跷表演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独创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杂技艺术。表演时,四人踩着高跷抬着芯子边走边闪,上下起伏,有时还有高难动作出现(踩花步)。其构思奇巧,造型独特,主要表现高、险、奇。内容多为历史故事、传奇故事、秦腔本戏。
5.民俗节目--祝酒歌《扬燕麦》
扬燕麦,是完颜民俗的重要习俗。古时候,是征战将士欢庆胜利的一种形式,在酒歌与酒中盘桓、沉积、释放;和平年代,人们扬着燕麦,手划着,口唱着,庆贺粮食满仓,是大丰收之后的民丰之醉,更是一年中难得的民乐之醉。
6.省级非遗项目--《仙鹤舞》
“随人击筑,神鸦飞客归船”南宋诗人刘过笔下的仙鹤舞,现如今加以现代艺术元素显得更加神韵飘逸。早在50年代仙鹤舞曾多次参加甘肃省群众文化活动调演,受到群众的好评,仙鹤舞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7.民俗节目--《赶毛驴》
赶毛驴是流传于民间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民间歌舞,民间艺人们围绕“回娘家”、“集市一角”、“回家路上”三个场景为我们展现山区农民的淳朴自然和他们夫妻间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8.市级非遗项目--《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影戏。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是用经过精心炮制的透明的动物皮来刻制,然后涂上透明颜色。泾川的老皮影造型优美,刀法工整细致,人物身高在一市尺左右。演出人员大多为多面手,既是乐队成员,又是演唱者。泾川皮影戏在演出剧种上都是秦腔,使用的乐器以秦腔板胡为主,配以二胡、锣等打击乐器。
9.民俗节目--《威风锣鼓》
健身英姿更飒爽,威风锣鼓震天响。鼓舞是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它把舞蹈、秧歌有机结合在一起。那飘动的彩绸、激烈的鼓点、矫健的舞姿,加上多种队形的变化,呈现出热情、奔放、欢庆的气氛。
10.市级非遗项目—剪纸
11.市级非遗项目—面塑
12.市级非遗项目—彩灯制作
13.市级非遗项目—泥塑
14.市级非遗项目—火烧子
15.市级非遗项目—泾川罐罐蒸馍
来源:泾川县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