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治疗白癜风疾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2月下旬,甘肃定西市“通渭小曲”传承人孙维民(左一)和临时搭档演唱小曲,其身后悬挂着各种乐器。闫姣摄2月下旬,甘肃定西市“通渭小曲”传承人孙维民(左一)和临时搭档演唱小曲,其身后悬挂着各种乐器。闫姣摄中新网兰州2月24日电(闫姣)18岁吹唢呐、20岁弹三弦、22岁学板胡……因从小耳濡目染,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李家岔村孙维民与“通渭小曲”的吹拉弹唱结下不解之缘。他说,“我们一家五代人,对小曲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父亲80岁重病时,躺在床上插着氧气,嘴里还在哼小曲。”孙维民生于年,那时候电视、户外电影、手机都还没有普及,农民们劳碌一年,只有过年时耍社火、唱小曲作为娱乐。尤其通渭小曲,脚本内容丰富,演唱形式多样,能充分展示农民的文化技艺,宣泄其富足之情,因此深得当地民众喜爱,成为了风靡一时的“乡村经典”。孙维民常听父亲说起,家中祖先都爱好小曲,并经常免费教村民们传唱,久而久之在村里形成过年唱小曲的习俗。在他记忆中,父亲戴上干农活时的烂草帽,穿一袭破衣衫,再将脸涂花,就是村里“最靓的丑角”。农村没有专业的服装和道具,所有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和农业用具都变成了“舞台道具”。14岁时,孙维民第一次唱小曲,情绪非常激动。他描述说,隐约听见村里“咚咚咚”的鼓声响起,他在家里便坐不住了,顾不上吃饭,急忙穿戴演出衣服。那时没有化妆品,他就“啐”一口唾沫,和着白面抹在鼻梁上。有时也找些鞋油、口红涂在脸上。“一切就绪后直奔社火场地,人心里‘轻’(高兴)得很。”为便于爱好者学习传唱“通渭小曲”,孙维民一改此前口口相传的习惯,挖掘整理小曲剧本。图为其整理并修改的部分剧本。闫姣摄到了演出时间,村民们搬着凳子,锁上门全家去看,场子被围得水泄不通。因为身材瘦小,孙维民父亲和哥哥像“保镖”一样护着他,以防被人“踩烂脚后跟”。演完后,村民为演员们备上洋芋菜,他才感觉到饿,直接上手抓,边吃边砸吧嘴感叹,“好吃!”孙维民回忆说,通渭小曲鼎盛时,他们一家有三个人活跃在舞台上。然而,年以后,随着各种影像设备的冲击,以及外出务工、上学人员的增多,唱小曲的演员逐年减少,过年时的氛围也早已不在。“心里挺难过,但是也没办法。”他无奈地说。由于小曲本身的喜庆成分,经过多年演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节日,而是发展成大小节日的庆祝节目,甚至是农村人茶余饭后、田间地头、下雪下雨时的“精神食粮”。喜好小曲的人总愿意请几个“唱把式”和“弹拉家”,几个人拥炉而坐,吃着小菜,饮着烈酒弹唱小曲,曲尽人醉,躺仰待旦。孙维民说,今年过年期间,他们整整唱了八天八夜。孙维民于年被评为通渭小曲的市级传承人,他在城里搭建了“通渭小曲直播间”。2月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了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小曲直播间”时看到,里边摆放了十多件乐器,房间一隅是直播设备。孙维民介绍说,他直播演唱小曲已有三年时间,粉丝有一万多个。受他影响,其妻子、女儿、孙子都爱上了吹拉弹唱。目前,孙维民的徒弟有40多个,都是慕名来跟他学习小曲。他说,以前是口口相传,知识都装在脑袋里。如今为了促进传承,他将曲调、曲牌和剧本都挖掘整理成册,计划今年出书,便于更多感兴趣的人学习。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胡建军接受采访时说,通渭小曲戏以及定西剪纸、通渭皮影戏、岷县青苗会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该市根据当地“非遗”资源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探索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方式和方法,引导非遗文创企业和传承人不断挖掘、研发具有一定市场潜质的非遗文创产品,使非遗逐步走上了“生产性保护、开发性发展”的路子。(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