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亭铺是一个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地图上都能清清楚楚标注的地方。它是东汉纸圣蔡伦食邑三百户的封地,也是蔡伦的墓地所在。龙亭是南出长安子午道翻过秦岭后第一大镇,北魏时曾作县治,也曾是唐代皇帝老儿歇脚的地方(据考证,唐德宗逃难时曾驻跸过,现蔡伦祠桂花树院南三间房就是行宫),应该也是陕南古镇之一,自然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衢驿。清末民初,关中秦腔戏班子分别从傥骆道(龙亭西十公里)、子午道出发一路向南到达汉水两岸巡回演出。由于千百年来的战乱,造成关中人口逐渐流入洋县这个世外桃源,洋县话在汉中府十数县独树一帜,被称为关中腔。语言交流的顺畅,助推了洋县秦腔戏班子的迅速发展。秦腔(大戏)、碗碗腔(关中皮影戏)、汉桄桄戏(亦称南路秦腔,汉水流域传统木偶戏)在龙亭也深深扎下了根。龙亭铺上世纪五十年代戏班子领导人物当属郭配申、杨明山、杨成廉、杨贵有、王永吉和杨成栋等人。郭配申,艺名铁老幺。在龙亭人的记忆中,许多人不知郭配申,但提起铁老幺,总是不由自主地眼前一亮——他可是当时龙亭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从艺之初演唱汉桄桄戏,而后发威成名于秦腔表演。戏路宽、入戏快,生丑净旦样样精通,吐字准确、嗓音洪亮,善于捉摸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动态。同一本戏里他可以担当两个角色,不同人物都被他演绎的惟妙惟肖、活龙活现。他表演的二花脸、妖婆、丑角,都被后人称为绝唱。其代表作有:《长坂坡》中的曹操、《宝莲灯》中的杨戬、《将相和》中的廉颇、《拾玉镯》中的刘媒婆以及《三滴血》中的晋信书等。杨明山,又名麻贵荣,擅长演老旦、花旦、青衣。其唱腔、挪步、甩袖都拿捏得非常准确、情感丰富、妙趣横生、感染力强。其苦音慢板能揪人心肺、催人泪下,其怪窍花腔又使人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他记了一肚子的戏,连唱十天半月也不曾见他嗓门沙哑过。杨成廉,天生就是唱老生的料。一是扮相好,不论演皇上还是演老朽,他一出台就能赢得台下一片掌声。二是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三是表演气宇轩昂、出神入化。其主演的《苏武牧羊》、《辕门斩子》、《金沙滩》等戏成其代表作。杨贵有,绰号河南旦。师从洋县著名旦角郑邦吉(科班出身,——年代曾在西安三意社演出),他表演的《闯宫抢斗》中的妲妃、《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以及《借东风》中的周瑜等,都令人叫绝。王永吉,最拿手的是怒黑头演包公。也许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他的唱腔和扮相,连关中秦腔剧社的同行都刮目相看,赞叹不已。他主演的《铡美案》及相关包拯的戏,给汉江两岸观众留下深刻记忆。杨成栋是个文化人,擅长扮演小生、武生。他的唱腔委婉曲折、有板有眼,一招一式细腻生动,其表演的《西厢记》中的张生、《游龟山》中的田玉川、《法门寺》中的傅鹏和《穆桂英挂帅》中的杨宗保都能让观众细品慢嚼。除上述六名台柱子外,当时老戏班子还有文丑杨青华、杨顺源、王福生、王西安;武丑王永存、黄成彩、郭德天、杨汉吉、杨存福;小生杨贵民、黄羊庆;女旦角郭玉珍、姚玉娥、张存玉、王珍娃、杨青珍、杨燕、杨义仙;老旦杨正芳(男)等都曾登台献过艺。龙亭铺戏班子文武场面(乐器队伍)阵容,堪称县城东首屈一指。乐器指挥杨培发(打鼓匠),自小读书没有长进,手掌常被先生打得肿胀。为此,他九岁弃学,跟随在其家住店的关中戏班子学击鼓,灵性异常,才学了三个月,便屁股下垫上草墩击鼓开场(因人小个子矮,必须在座椅上垫草墩),一时便出现观众蜂拥、专门为慕名欣赏小娃击鼓而来观看演出的局面。因此,邀请这个关中戏班子演出的络绎不绝,生意格外兴隆。不仅如此,他后来还认真研习板胡、唢呐,文武乐器无一不精,先后带出并组队以福润(郭配润)击鼓、杨明(杨文明)拍钹、黑旦(杨志彬)敲小锣、吞娃(段本瑞)镗大锣、鹿娃(杨贵民)拉二胡和绪发(蔡伦祠还俗和尚)吹笛子等为主体的乐器班底。龙亭铺戏班子的服装、道具、照明则由郭配道、王福生、杨天枢、杨汉吉等人负责,每季演出结束后由专人封箱保管,一般存放在大队部。五十年代初,东头楼坐东向西的二楼就是戏台。戏台南北长约六米,东西宽约五米,两边楼舍位文武场面。晚上开戏前,戏台两侧高悬两盏桐油灯,在演出中还要不时拉下来添桐油,年才改烧汽灯。年春,龙亭大队民兵依东头楼南山墙筑起10米长8米宽的土戏台,并建了围墙,龙亭铺才从真正意义上有了演出剧场。龙亭铺戏班子的演出一般在春节后正月到四月和夏秋两季结束后的农闲季节。开场戏(即热身戏)在本地演三五天,然后才到外地演。五十年代在本地演出不计任何报酬,纯粹自娱自乐,农村公社化后,大队给每位演职人员记一点义务工工分。到外地演出则按阵容、场次收取包场费用,演出的秦腔大小剧目总数在60本以上,演出范围除在本县平川、南北二山外,也曾多次到城固、西乡、镇巴、佛坪、宁强、南郑、宁陕巡回演出。
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古装历史剧秦腔被列入“四旧”,遭到全面封杀。龙亭铺民众只能在野地坝偶尔听到几声久违了的秦腔。年春,现代京剧样板戏成为中国文艺的主流,人们渴望移植现代京剧样板戏,以秦腔形式表现出来。老的班底短期难以从思想上转过弯,但是现代秦腔新剧的艺术魅力还是在年轻一代身上迸出火花。以龙亭民兵连连长杨云(为人善良、正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浑身充满正能量”)为领军人物的龙亭大队毛泽东思想队,再一次活跃了(用当时的话说是“重新占领了”)龙亭的秦腔戏剧舞台,并涌现出一大批新秀。先后排练出《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和现代秦腔《血泪仇》等剧目。
演员阵容,除老班底中的青年演员杨成栋、杨贵民、黄羊庆、王西安外,又新增一大批中青年人才。其中男演员有杨云、巨钦乐、全本如、杨正廉、杨少廉、杨文善、杨青海、杨文如、翟永生、郭配民、杨吉庆等,女演员有黄淑珍、杨仍侠(兔娃旦)、黄喜仙、高仍娥、杨玲娥、张文娥、杨彦娥等。担任男主角演员的有杨成栋、杨贵民、杨少廉、杨正廉、杨云、巨钦乐等,女主角演员当属黄淑珍、杨仍侠、黄喜仙、杨玲娥。黄淑珍扮演的李铁梅、李奶奶和沙奶奶成为本县现代秦腔人物偶像。年6月,洋县两派武斗逐步升级,杨云作为龙亭大队的民兵连长,自然成为当年在洋县逞凶一时的造反派组织“红统站”捉拿的“要犯”。在其大搜捕中,因未找到枪支(实际上早已上交县武装部),杨云被“红统站”司令周健一枪毙命,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善良正直而青春激扬的杨云,至此幻化为龙亭天空中飘逝的一片浮云,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他在邻村杜村的那位待嫁的未婚妻,一年后另嫁了他人)。龙亭戏班,也因此沉寂两年之久。多少年过去了,今天每当提起他来,55岁以上的龙亭人仍然扼腕叹息,怀念之情溢于言表。年,杨少廉担任龙亭大队支书,也许因为他酷爱秦腔艺术的缘故,他也因此又成为新一代龙亭戏班再次复出的领军人物。他虽然一字不识,但是记忆力超强,大段台词,别人给他念三遍即可牢记。在他带领下,龙亭秦腔戏班在保持原有现代剧演出的基础上,又强力推出现代京剧样板戏秦腔版《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江颂》、《杜鹃山》与《收租院》等剧目,演出队伍又新增杨正明、黄虎枝等人。文革结束后的年冬,传统的秦腔历史剧在封杀12年后终被解禁,时任龙亭大队支书的杨汉杰顺应民意,及时筹集资金,安排人员到省城及外地置办锣鼓家什、服装道具。新新旧旧的服装道具、加上老老少少的演员阵容纷纷登台亮相,在本地整整演出六天六夜后,又到外乡外村巡演近两月,让龙亭戏班又火了一把,也让龙亭民众过足了戏瘾。此后,从年到年,每年冬天龙亭村尽一直都在排练演出秦腔剧目,譬如《穆桂英挂帅》、《铡美案》、《游西湖》、《法门寺》与《游龟山》等戏,每次开场加演的折子戏大致有《三娘教子》、《辕门斩子》、《斩单童》、《苏武牧羊》、《拾玉镯》、《杀狗劝妻》、《杀庙》、《周仁回府》、《金沙滩》等。聘请的导演开始是郑邦吉老先生(不要工钱,只管饭),后来主要是本村的杨成栋等人。演员队伍,由于铁老幺60年代末期因眼疾致双目失明而不再演出,主要有杨成栋、杨贵有、黄羊庆、关存媳妇、麻贵荣、郭玉珍和杨成廉等,这个时期新吸收培养的年轻演员有何雪平、杨小彦、杨玉梅(杨新)、杨张虎和郭水娃等。器乐队伍有些变化:绪发已经去世,此时由杨汉清吹笛子;敲边鼓的王西安70年代初因做小买卖遭到批斗,不堪忍受而逃到东北亲戚处另谋生路,敲边鼓的事由杨培发亲力操作;二胡由杨贵民(领头),全本儒(长进很快)、翟永生与黄虎枝等操作。作为秦腔超级发烧友,郑老先生也经常在折子戏中客串角色过过戏瘾。从排练到演出要延续将近两个月时间,天天吸引龙亭及其周边村人的视觉与听觉,真正演出时可谓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一时间,似乎龙亭的秦腔大有复活超越之势。
本来,这个时期龙亭的年轻演员已经培养得有些模样,譬如何雪平的女丑、杨小彦的女工男生、杨玉梅(杨新)的花旦、杨张虎的男丑,以及前文提到的巨钦乐的须生都算是暂露头角,发展势头颇为乐观。但是,此时国家改革开放了,发家致富当“万元户”的吸引力更大,先是器乐班几个人去槐树关汉桄桄木偶戏班走穴挣钱去了,接着几个主角演员办个家庭商店或理发店几乎彻底改行了,几个年轻演员婚嫁后也多半经商了。在那个时代,他们的选择很自然,无可厚非。后来的排练演出中往往出现锣响鼓不响、主角龙套难配齐的窘迫局面。虽然龙亭戏班在当时的洋县城东地区又红火了六、七年,但是总体而言与年代与年代相比,至少减色五成。到年后,龙亭秦腔班底实际上名存实亡,散伙了。岁月如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秦腔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落,在50岁以下的洋县人心目中变得可有可无、不说讨厌已经算是客气了。特别是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追求和欣赏的多半是秦腔以外的“更高层次”的艺术形式,老年人听听广播、看看电视里的秦腔已经感觉可以了,至于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早已不关心什么秦腔了。龙亭戏班也终于在龙亭人的目光中渐行渐远。尽管如此,年长一些的龙亭人任然难以割舍骨子里的那份秦腔情结,他们不会忘记在那个物质贫乏而精神生活依然丰富的特殊年代、那些时代人物演绎的那些秦腔戏剧、台下观众的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和为争抢座位发生的骂仗打架的火爆场面、甚至演员身上的趣闻轶事,他们还在追寻那些冲不淡、抹不去的历史记忆,只是那些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如今,原来龙亭秦腔戏班的那些乐器道具、行头服装,据说还被妥善保存在龙亭村委会的专门箱担中,尘封锈蚀在所难免,它们一直执着地在等待新主人…….7.28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