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怪村太平鼓简介
“怪村”,原名“怪草村”,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为什么被称作“怪草村”?是因为当地村子里面发源着一种草茎特别坚韧的怪草而得名,后来就慢慢演变成“拐村”。然而,真正使得当地村名引以为傲的不是怪草,而是另外一种“怪物”——太平鼓。
怪村太平鼓,是一种单面鼓,面由桑皮纸制成,下面吊挂着铁环,形状如同一把蒲扇。表演者用竹枝做成的鼓棒敲打鼓面,并伴随着鼓点声变换阵型,随乐起舞。虽然太平鼓的鼓面是用纸糊的,但是当数十个人同时敲打起来,鼓声响彻天地。同时鼓点复杂多样,配上灵动的舞步和铿锵悦耳的铁环碰撞声,若亲身现场听会十分震撼。年6月,怪村太平鼓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年6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图1怪村太平鼓旗帜图2表演者手持太平鼓演奏2.历史起源
太平鼓目前已有多年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宫廷舞,后来由于“怪村”是官府之地,太平鼓慢慢的经历波澜最终流传了出去。经过历史的长期,到解放后太平鼓的舞蹈风格已与当地健康朴实的农村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常见的套路有“卧娃娃”、“串胡同”、“推磨”等。
还有一种说法,太平鼓最早源自一种教派的祭祀仪式,出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在清朝流传到民间且非常盛行。
图3表演者双手手持太平鼓演奏3.怪村太平鼓特色
太平鼓本是村民闲暇时光聚集在一起的一种娱乐方式,后来经过丰台区文委编舞,形成一整套的表演形式。太平鼓有着别具一格的伴奏形式,板胡、二胡、鼓、锣、号等都是伴奏乐器,同时还有伴唱的歌词,伴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十二月歌”等曲目。表演套路丰富,女性动作小巧妩媚,男性动作刚劲有力,鼓点明快,队形变化多样。
怪村太平鼓动作小巧,感情含蓄,节奏明快,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和艺术价值。其内容多取自村民日常生活,表演中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动作简单易学,队形变化丰富多样,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图4太平鼓鼓面制作4.代表活动
年8月,丰台区文化交流团在德国科隆大教堂前的荣卡里广场参加了科隆市第三届中国节活动,为科隆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两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演出。演出是在来自王佐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怪村太平鼓”所表达的盛世太平寓意中拉开帷幕。
图5丰台区文化交流团在德国科隆大教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也是北京与科隆结好30周年,此次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外国友人对北京人文历史和中华文化的认识理解,促进了两地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谊。
5.小结
流行于丰台区怪村的太平鼓已有多年历史之久,同时也是京西太平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京西一带,怪村的太平鼓表演最为优秀,每家每户有鼓,人人都能打鼓。现在,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打鼓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