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9日电(记者尚升孙少雄)冬日暖阳透过窗花,红艳着一张张笑脸。新春佳节,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广东路社区,“常青树”小曲子自乐班的7名民间艺人聚集在一起,开始演出前的热身。
板胡、二胡、三弦、竹板、鼓等传统民间乐器在艺人们娴熟地演奏下,发出了婉转质朴的曲调。
3名妇女踩着节奏翩然起舞,“唱家子”的小曲也唱了起来。一时间,丝竹悠扬,说唱清脆。
“巴里坤小曲子是流传百年的艺术,一有空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切磋技艺,表演节目,春节这么喜庆的日子里当然少不了。”一曲终了,司鼓张平年说。
巴里坤小曲子是清朝中期民间艺人在陕西“曲子”、青海“平弦”、兰州“鼓子”、西北民歌的基础上,融合吸收天山脚下多个民族的音乐特色而形成的,其唱腔清新悦耳,乡音土语亲切,故事通俗易懂,寄托了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08年,巴里坤小曲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田间地头、农家院内、社区广场都是民间艺人施展才艺的场所。巴里坤小曲子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喜爱,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
如今,巴里坤县的农村、社区都组建了居民“小曲子自乐班”。巴里坤县文化馆馆长薛军介绍,全县共有25个小曲子自乐班,成员来自各个行业,居民们聚在一起自编自导小曲子,既丰富了冬闲文化生活,也让传统民间戏曲焕发新的活力。
“全县会唱小曲子的有近千人。”薛军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巴里坤小曲子除了逢年过节唱,一年四季都可以适时组团唱起来。“处处闻小曲,事事用小曲,人人唱小曲”,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在天山脚下兴盛不衰。
责任编辑:程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