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嘉峪关民间小调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在辛勤劳动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小调。
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嘉峪关民间小调的表演艺术具有委婉、明快、野艳、爽朗、粗犷等鲜明特色,这和河西人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性格以及流行于这个地区的民间音乐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
村民们在辛勤的劳作中自编自唱,创作了小调、民歌、劳动号子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歌谣。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河东地区移民迁居到嘉峪关,与本地居民杂居共处,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小调得到升华和完善,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体系,使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随时随地都可以听到或婉转悠扬、或高亢粗犷、或细致中不乏野性的歌声。在劳动、爱情、祭祀、婚嫁、葬礼、社交等活动中,无处不有小调的存在,无处不有唱小调的人。
小调的节奏规整,歌唱形式以独唱为多,其次为对唱和一领众和等。歌词格式多样,除七字句外,也有长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见外,也常有非对偶的三句、五句等结构,加上衬词的丰富多变和格律化,使小调的曲式结构较之号子、山歌更为成熟且富于变化。
小调题材广泛,从重大政治、社会事件至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历史渊源:嘉峪关附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秦时代和秦汉之时,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有羌、戎、月氏、乌孙等,之后有匈奴、鲜卑等民族在这里活动,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上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歌舞。
嘉峪关民间小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诗经》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已经孕育了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汉代的相和歌就是用丝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谣(清唱一类的歌)有明显不同,相和歌可以说是小调的源头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子夜四时歌》、《从军五更转》、《月节折杨柳歌》等时序体的乐府民歌,从中可以看到后世传播较广的几种传统小调﹐如四季、五更、十二月的体式结构原则。至隋唐之际,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选择和提炼,而成为说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称为曲子,它也是小调体裁的早期形式。宋、元之后,伴随着中国城镇经济的日益繁荣,小调也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成熟阶段。一方面,从广大农村传入城市的许多民歌曲调经艺人演唱、加工而变为小调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元代兴起的小令、散套在传播过程中、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而逐渐同体式严格的南北曲分道扬镳,变为一种通俗易懂、流畅优美、仍保留着曲牌名称的小曲。这部分小曲汇入小调,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在魏晋墓出土的砖壁画中就有演奏说唱的场景,也能证实嘉峪关一带政治、经济、文化远在一千多年前就相当发达。
民俗学价值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小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和具体劳动环境的制约。它所反映的不仅包括农民,而且还有城市小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艺妓、贩夫走卒、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种阶层的爱情婚姻、离别相思、风土人情、娱乐游戏、自然常识、民间故事等,几乎无所不包。有不少小调的唱词,往往能够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锐的批判锋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主题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艺术价值在中国民歌的各类体裁中,小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从山歌、号子等体裁中汲取营养,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炼,使之在艺术上更成熟,成为小调的组成部分;同时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曲牌。在民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小调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又有一定的专业特征的民歌类别。
传承与保护:嘉峪关民间小调是历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作的,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由于民间小调句式简短,通俗流畅,内容生动活泼,人们容易记、容易唱,所以在那经济文化落后的历史阶段交流传播比较广泛。但随着历史变迁、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昔日的小调小曲已成为昨日黄花,逐渐被人们遗忘。只有极少数老一辈的艺人和爱好者仍在维护着它的存在,只是这些传统文化的维护者也渐渐退出了人生的舞台,在世者寥寥无几,这些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化形式也濒临灭绝的危机。为更好的传承、发展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市已将其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已成功申报为省级保护项目,
如今,在嘉峪关三镇演唱小调的氛围又日渐形成,在三镇都有爱好民间艺术的农民组成的自乐班,群众隔三岔五地聚集在一起唱上一通,板胡、二胡是他们常用的乐器,一些社会活动或集会时,也会邀请他们表演。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组建民间艺术团,使嘉峪关小调这一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得以继承和发扬。
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李守财,男,汉族,72岁,小学文化程度,峪泉镇黄草营村三组村民
赵帅珍,男,汉族,75岁,小学文化程度,文殊镇团结村四组村民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梁玉珍,性别:女,民族:汉,出生于年54岁文化成度小学,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3组33号
陈红英,女,汉,出生于年55岁文化程度高中,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村5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