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民学社是由魏鸿发为首创办的戏剧社团,并由他兼管。魏鸿发思想开明,知识渊博,管理有方,颇为剧团同仁所爱戴。魏鸿发只管了两年多,因事离开了宁夏。
魏鸿发走后,省政府主席马鸿逵便派人接管了觉民学社。从此,这个戏剧团体就变为马鸿逵的御用工具了。马鸿逵派来的管理者,都是他的亲信厅、处长兼任,这些人对戏剧一窍不通,只会耀武扬威,官气十足,在他们的管理下,教练、学生得不到一点自由。 年3月1日中午,马鸿逵莅临觉民学社(省初级戏剧学校)视察,并对学生发表训话,其要意为:
近日,时令不和,疫症盛行,各学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及团体卫生,以保身体健康。至对各种学术科目,应努力勤学,促成社会之良好分子,为群众尽力去服务。 年4月11日,马鸿逵再次视察觉民学社,并对教练和工作人员进行训话,指出“觉民学社的目的是发扬文化,推行礼教。”马鸿逵略谓:
觉民学社虽说是戏班,但绝不和江湖班一样。江湖班的通病,多半是萎靡不振,嗜好甚深,每天弄几个钱,就算达到目的。我们觉民学社,原为发扬文化,推行社会教育而设,所以注重文化,一方面,也就是使一般人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所以就叫个“觉民学社”。比如易俗社,为的是移风易俗,改良社会,所以就叫个“易俗社”。 现在,要使觉民学社发达,必须要造就些人才,并不是为营业,只要你们当教练的能教出些人才,不愁没钱花。须知,以公家的力量办这个学社,何在乎营业?像去年,本社营业固然很好,但一年共花了3万多元。花这笔款是为什么呢?你们把意思看清楚,这并不是为你们,这是为教练学生,若为你们抽烟、吃嘴、胡逛,绝对不花费偌大的事。 现在,你们负教练小孩子的责任,要确实操心,将来教好,要把易俗社胜过。你们教练学生,一要做功,二要喊嗓子,三要排戏,四要顺音,还要多练多唱,把以前的坏嗓子慢慢改过来,渐渐就好了。 若说到营业或用款,比方易俗社,去年花过20多万元,都说营业很好。由于戏好,觉民学社去年也花过好几万。为何戏不好呢?就是少人才。现在,我们计划再招名学生,连前共有名学生,要叫你们分开角色、班次,确实负责,比赛看教练。 至于你们的薪水,每月决定增加元,分别发给。你们能负起责任,就好好干,如不能负责,趁早告退,免得耽误学生。如果将来真的能够教出人才,两年以后,将每月的收入抽二成,作为你们的酬劳。你们如此干,一定能够拼过易俗社。要紧的就是,你们必须认清办理觉民学社的目的,认清了目的以后,努力去干绝对不会没有成绩的。
年6月13日,马鸿逵视察又一次觉民学社,“检阅学生成绩,并有恳切训示”。
马鸿逵爱听秦腔,隔三差五就要光顾一次觉民学社。他看戏的时候,前排专门给他放置了一个大圈椅,一看就是八九个小时,有几次从晚上看到了第二天早晨。还有一次,马鸿逵在觉民学社连着看了三天三夜的戏。 马鸿逵看秦腔随心所欲,经常更改公布的戏目,由他临时点戏,看到尽兴为止。演出的剧目如不合他意,不是另加戏就是换戏,折腾的演员不得安宁。有时要看一整夜,直到第二天天亮。为了不让观众走散,还特地派人把剧场大门关闭,派兵看守。他看戏似睡而醒,遇到精彩处便睁开眼拍几下手。对不爱看的戏,有时打起呼噜。他感到哪点唱的不对,便在台下大声叫骂,这个演员到后台就要挨打。 关于马鸿逵与觉民学社有关的轶事,觉民学社老艺人杨觉民、张景华分别忆述道:
马鸿逵是一个戏迷,只要我们在银川演出,他几乎是每场必到。在戏台前,给他专门摆着一张大太师椅。 他不来,我们就不能开戏,有时候一等就是好几个钟头。 演出中不管是大小角色,出上一点差错,碰上他高兴,大声骂一句:“阿扎X奶奶的,给老子唱错了嘛。”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他要是不高兴,就站起来指着你的鼻子骂一顿,让你重唱不说,演完戏以后,还让校长好好地“管教、管教”。 有一次,马鸿逵连着在觉民学社看了三天三夜的戏。这可苦坏了我们,台上连轴转,不上场的演员换着吃饭、睡觉。有一个学生睡在了大衣箱内,不知谁又在他身上扔了两件戏装,盖了个严实,到他上场时,他也没有醒,也没有人发现。幸亏他演的是一般角色,其他人赶着带了一下,也就过去了。后来戏演完了,在叠服装时才发现了他,有人向他大喊了一声:“哎,该你上场了,你还睡觉,当心主席(指马鸿逵)揭你的‘背花(当时的一种刑罚)。” 这个学生一个蹦子跳了起来,闷头就往前台跑,揭开二幕条,窜到管前场的跟前,抱住管前场的腿,便大声“汪汪汪”地咬了起来,把管前场的人吓了一大跳。因为这个学生在《杀狗劝妻》中扮演狗,这是他上场的动作。
年11月的一天,马鸿逵通知当晚来觉民学社看戏,并点名由张景华主演《青梅传》。这出戏是根据《聊斋志异》中的一段改编的,说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喜剧故事。 按剧场演出规定,一般情况下晚上8时开戏,但演员不能迟于晚上6时半化妆。当晚,张景华主演“青梅”,所以6时半不到,就早早来到后台化妆。演出时间到了,却迟迟不见马鸿逵来。剧场负责人干着急,又不敢打电话去问。但观众并不知道马鸿逵要来看戏,频频鼓掌催促,有的还吹口哨起哄,剧场秩序混乱。 剧场负责人决定加几出折子戏,以应付观众。当演到第三出折子戏《逃国》,扮演伍子胥的演员李盛中挥鞭上了舞台,一溜“马趟子”跑完,刚准备唱戏词,马鸿逵及姨太太等来了。《逃国》立即停止,李盛中跑下舞台,《青梅传》开演。 张景华从晚上6时多化好妆,一直站在台口干等,又不敢走,坐不能坐,一直等到马鸿逵来了才上场。待《青梅传》演完,已是深夜近两点钟了。张景华从化妆到卸妆,折腾了七八个小时,十五六岁的娃娃,又累又饿,演完戏刚一下台,便一头栽倒在地,昏了过去。
马鸿逵不但爱看戏,自己也爱唱戏,还曾粉墨登场。他爱唱《走雪山》中的老曹父。因他体胖过人,觉民学社为他特制了老曹父所穿的黄袍,专门为他唱戏用在马鸿逵看戏或登台唱戏的时候,群众也专门凑热闹,争先购票看戏,成为笑谈。 马鸿逵爱好秦腔,他的军政大员为投其所好,也都学会了唱几句秦腔,往往登台清唱为他助兴。为此,马鸿逵的两个姨太太还进行了一场戏剧争宠的闹剧。 四姨太刘慕侠为了取得马鸿逵的欢心,特请觉民学社的教练给“马公馆”的丫鬟教唱秦腔,有时还把这些丫鬟带到觉民学社去学戏,专门唱给马鸿逵消遣。五姨太邹德一不甘落后,也聘请小戏园子的京剧教练为她身边的丫鬟排练京剧,演给马鸿逵看。由于马鸿逵爱好秦腔,对“马公馆”丫鬟演的秦腔看得比较多,邹德一便让她的身边丫鬟改唱秦腔,学好后到觉民学社登台给马鸿逵演出。 马鸿逵经常举办堂会,大宴宾客,山珍海味,边吃边看,有时戏码加了又加,经常持续到深夜。 关于马鸿逵在其公馆唱堂会,与其子马敦静为使唤丫鬟唱戏而争风吃醋之事,庚辰俱乐部老艺人王兴邦忆述道:
堂会争风,父子反目马鸿逵父子有个癖好,他们不但爱看秦腔,也要求自己的使唤丫头和姨太太也能唱上几折戏。因此,经常有教练来马公馆,给这些丫头教戏,好在一些堂会上显山露水,与正规的演员争宠,使马氏父子的虚荣心得到满足。 年8月的一天,马鸿逵在公馆举办堂会,觉民学社和庚辰俱乐部的名角都来演唱,这既是演唱实力的展示,也是戏剧技艺的比拼。 堂会开始后,先是马敦静府上一个叫孟兰的丫头唱了一段秦腔折子戏《藏舟》,由庚辰俱乐部的琴师黄国璋用板胡伴奏。孟兰天姿聪慧美丽,又有一副好嗓子,加之黄国璋高超的伴奏技巧,使孟兰的演唱水平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连马鸿逵听了也满意地频频点头称赞道:“这尕灵哈(女孩)唱得不错嘛。 孟兰唱完,下一个出场的是马鸿逵府上的丫头小燕,唱的剧目是《柜中缘》,也是一出很有名的秦腔折子戏。 因为小燕是马鸿逵府上的丫环,黄国璋觉得自己是马敦静戏班里的人,不好越俎代庖,故将板胡交给了觉民学社的琴师张亚民,自己退居一旁。 演唱结果,一则小燕的演唱水平远不如孟兰,再则黄国璋未给小燕拉板胡伴奏,使马鸿逵憋了一肚子气。他不责怪小燕的演唱水平不如孟兰,却把不满和怒气撒到了马敦静和黄国璋的身上,认为今天的失利,完全是他们搞的鬼,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 第二天一大早,马鸿逵就把庚辰俱乐部的全体艺员、省政府各厅处官员及宪兵一齐召集来,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怒气冲冲地吼道:“阿扎一夜没睡觉,憋屈的慌。你黄国璋日奶奶的竟好大胆子,不给我丫头拉板胡,存心要给我难堪。宪兵队,把黄国璋按倒,给我狠狠地打!” 打完黄国璋,马鸿逵又气急败坏地命令宪兵队把马敦静也按倒打。这时,各厅处长一齐跪了下来,为马敦静求情。马鸿逵哪舍得打儿子,正好众人求情,马鸿逵借坡下驴,申斥道:“阿扎看在众人的情分上,今天就饶了尕娃一次,下次再犯,新老账一起算。” 至此,马氏父子因吃戏醋惹起的一场风波,在众人一片劝解声中平息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