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板胡 >> 板胡资源 >> 正文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轻松幽默的哈哈腔,有着什

来源:板胡 时间:2022/8/30
北京医院荨麻疹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5950.html

哈哈腔又名柳子调,在艺人中也被称之为合合腔。哈哈腔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地方的语言特色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在与当地的民俗融合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音乐特点,主要流行于河北省的保定、沧州、衡水、廊坊及山东省的惠民、宁津、乐陵一带,甚至其影响波及京城、天津等地区。哈哈腔大约在明末清初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来,在乾隆时期,在京城和民间广为流传,从民间歌舞演变成民间小调,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代嘉庆年间北京钞本《杂曲二十九种》所收《西厢记·游寺》和北京“百本张”钞本中均有该曲。在清末民初时,又发展为以弦索小曲“柳子”为唱腔曲调的小戏。人们把这种轻松幽默、以细致见长的小戏称为“哈哈腔”,这是一个颇具有喜剧风格的曲艺。唱腔属于板腔体,流水板是其核心板式,板式主要有头板、二板、三板、快三板、垛板、尖板等10余种板式。哈哈腔的器乐,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的主奏乐器,是笙、板胡和竹笛。武场的乐器一般使用四大件——板鼓、大锣、京钱、小锣。

在发展中,哈哈腔形成了“花板花鼓”的演奏技法,这是哈哈腔的鲜明的特点。在与其他地方剧种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哈哈腔的角色行当也逐渐齐全,分生、旦、净、丑4个门类,各个门类都有自己不同的系统的表现方式,尤其是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最具特色。哈哈腔的唱腔,用清苑方言演唱,分为男腔和女腔,调子相同,男方的唱腔较为高亢,女方的唱腔则优雅婉转,但都具有通俗易懂、清新健朗的特点。

演奏乐器组合织体的“三层叠置”以及“拙笙、巧弦、浪荡笛”三大件的伴奏特点以及吸收民间吹歌艺术的音型化伴奏形成的“小抬杠”托腔手法的创造性运用,也是哈哈腔鲜明的特色之一。哈哈腔的剧目具有深厚历史内涵和鲜明地域特色,哈哈腔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种。表演以喜剧见长,目前在河北拥有一批很有影响的剧目,比如《王小打鸟》、《三拜花堂》、《影误重圆》、《双灯记》、《李香莲卖画》、《白云仙子》、《金锁记》、《女中魁》、《搬窑》、《卖水》、《杨二舍化缘》、《唐知县审诰命》等。

另外还有根据民间生活改编的小戏,比如《小过年》、《拴娃娃》、《摔纺车》等,还有从本地兄弟戏剧中移植过来的曲目,比如《全忠孝》、《乌玉带》等。哈哈腔扎根在人民群众中,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演,与人们的文化、习俗、教育等方面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作为清苑传统文化艺术最突出的代表,哈哈腔是迄今为止最能体现清苑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传统曲艺,在文学、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方面都有非常翔实的资料记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然而目前,哈哈腔的发展面临着很严重的危机。在时代发展中,哈哈腔的演出范围越来越小,演出的次数也逐渐减少,经费不足,专业的表演人才流失,以及很多老一辈的绝技后继无人等,哈哈腔这种传统戏剧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地步。哈哈腔艺术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贡献给全人类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哈哈腔艺术的保护,有利于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促成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百花开放的新局面,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