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耍孩儿又名咳咳腔,与其他曲艺不同的是雁北耍孩儿是以曲牌名命名的戏曲声腔剧种,主要在山西大同和其附近流行,其独特的发音方法和火爆的打击音乐与丰富的剧目使其深受当地民众的欢迎。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在流行中这种曲调受到其他戏曲音乐和民间调子的影响而慢慢地演变为适合当地人风俗的曲调,这也就是最初雁北耍孩儿的起源。
在雁北地区一带,最先的演员为当地的衣民,衣闲时组织演出,成丰时期曾经出现大量的戏班。新中国成立后,雁北耍孩儿出现了很多名演员,常年流动演出,在百姓中影响很大,正式命名为雁北耍孩儿。作为以曲牌名命名的曲艺,耍孩儿的唱腔属曲牌体,名为平曲子,有平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在演唱时,以主曲为支柱,补充倒三板、垛钱子、梅花钱子、串儿、喜钱子、苦钱子等曲调,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一整套唱腔。在演唱中,有时也借鉴梯子中的板腔体音乐方式,加入梯子中说唱技法,使得雁北耍孩儿能在板腔体和曲牌体之间来回转换,灵活自如。
耍孩儿的伴奏音乐和其他梯子曲艺一样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主要以板胡、呼胡、笛子、梯胡为主,武场则是以大小锣、鼓、钱为主要伴奏乐器。耍孩儿有着自己独特的唱法,唱腔发音后使用嗓子,声音从喉部挤出来,先咳后唱,再利用音乐伴奏来配合,用这种比较特殊的音色来取得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所以民间也有不咳不出、一字三咳的说法,所以耍孩儿又叫咳咳腔。在历史的发展中,耍孩儿的角色行当逐渐齐全,有红、黑、生、旦、丑五行,特别是丑角的表演读谐幽默,极具特色,演得妙趣横生,很受观众青睐。平曲子一般为一股八句,和明词相同,基本结构为长短句、八字体。
其中一、二、三、五、六、八句分别押韵,四七两句倒辙,就是“三节八句,四七倒辙”的固有特色。表演上又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舞蹈,接近百姓的生活,处处洋溢着乡土气息。尤其是男女腔同时登台,更具艺术感染力。别具一格的耍孩儿剧种,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戏曲史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耍孩儿原有曲目40多出,如今剩余只有30多出,代表性的曲目有《狮子洞》、《花园会》、《金木鱼》、《七人贤》、《三孝牌》、《打佛堂》、《送京娘》、《对联珠》、《二龙山》等。
表演中,演员在舞台上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啰啰哟哟”之声,所以众人便把这种唱腔称为“罗罗腔”。罗罗腔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附近地区,这种唱腔很容易吸引观众的参与,所以很受当地百姓的青睐。年,灵丘罗罗腔入选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灵丘县最为古老的剧种,罗罗腔是由弋阳腔慢慢地演变过来的,清代正是戏曲声腔百家齐放、风起云涌的时候,罗罗腔雏形的形成是在明末清初。乾隆和嘉庆年间,罗罗腔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成立了罗罗腔的剧团,并对传统的罗罗腔进行挖掘和整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这个古老的剧种经过创新重新走上了正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哈哈”是关于罗罗腔传统唱腔的说法,目前还存留着有甩板、流水、哭腔、平板、数词、垛板、散板、娃子、山坡羊、圪脑儿等十多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数词,很有说唱曲艺的味道。在继承弋阳腔的同时,罗罗腔中的曲牌唱腔和板式唱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特殊演唱结构,比如用数词、散板和流水组成一套曲子,这种经过创新别具一番韵味的演唱方式很受民众的喜爱。
灵丘罗罗腔属北曲弦索系统,剧目大都是根据百姓生活故事改编的,极富生活气息,台词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说唱性。乐队不拖腔伴奏,只在句尾部分加入伴奏。在发展中,罗罗腔与很多地方戏曲相结合,创作了很多经典的剧目,比如《黑驴告状》、《描金柜》、《两狼山》、《小二姐做梦》、《飞天闸》、《罗通扫北》、《审土地》、《杨家将》、《锦缎记》、《龙宝寺》等,这些传统的剧目大都经过时间的考验,在群众中影响很大。
伴奏乐器通常以小板胡、呼胡、笛子、笙、呐、三弦为主。打击乐有板鼓、大小锣、中虎锣、战鼓、堂鼓、手板、小擦等,后来加进了琵琶、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音乐的表现范围更广,旋律较之前平淡了许多,夹杂了许多柔情的曲调。作为古老的地方小剧种,罗罗腔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更是了解戏曲传统、认识戏曲发展变化的规律的重要依据。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百姓生活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罗罗腔与现在社会之间的矛盾重重,而且由于资金缺乏,演出市场萎缩导致演员流失,人才出现断层,灵丘县的罗罗腔剧团是在这场冲突中硕果仅存的剧团,但发展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现在已经到了抢救、保护这一珍贵剧种的紧要关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