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坪村秦腔剧团进学校演出,传承秦腔非遗文化。新华社银川1月20日电(记者谢建雯范思翔)雪后暮霭中,六盘山一片静谧,山脚下武坪村传来的阵阵秦腔伴奏打破了冬日的冷清。74岁的老戏迷张进元左手抱着一把三弦琴,右手熟练地弹、挑、扫、搓,为“唱响”中国年铆足了劲儿。“我们这里爱好秦腔,过年过节都要搭戏台,吼上几嗓子。”张进元说,“这不快过年了,我得抓紧时间练习,上台才不慌。”武坪村秦腔剧团进村演出时,场下众多戏迷或站或坐听秦腔。秦腔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起于周秦时代,流行于陕甘宁等西北地区。六盘山脚下,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武坪村的秦腔文化氛围浓厚,是当地有名的“秦腔村”。武坪村年成立秦腔剧团以来,协同固原市群艺馆(艺术团)培训了百余名秦腔爱好者,他们经常送戏进村、进学校,共演出千余场次,仅年就达近60场次。剧团团长梁建平介绍,剧团有包括张进元在内的多人,近一半都是本地农民。一到农闲,秦腔一吼,叫好声一片,村里吹拉弹唱很是热闹。“有时候农忙也搭台子,村里爱好秦腔的人干完活,都要来看一看、唱一唱。”张进元说,过年唱秦腔更是剧团的重头戏。武坪村秦腔剧团进村演出时,场下众多戏迷或站或坐听秦腔。近年来,随着人们过年方式多样化,春节已不仅仅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比起城里兴起的“旅游过年”“运动过年”等,武坪村选择用传统秦腔“唱响”中国年。“过年唱大戏叫座得很,戏台子底下人挤得满满的。”梁建平说,平时巡演多唱折子戏,但过年时唱得都是《铡美案》《忠报国》等20多部全本戏,机会难得,戏迷也格外多。六盘山的冬季严寒而漫长,春节期间温度仍在零下。自加入剧团后,熟悉三弦弹奏的张进元,每年从正月初五到元宵节随剧团走村串巷演20多场戏,场场不落。“天气冷,但穿厚了不好表演,也不好看,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再说听着台下掌声、叫好声,光顾使劲演出了,哪儿还顾得上冷。”张进元说。和他一样,70岁的马俊吉也是剧团为数不多的几名古稀老人之一。从小听村里老一辈人唱秦腔,马俊吉从跟着哼到学着唱,到现在经常秦腔调子不离口。“秦腔伴奏‘三大件’我家里都有,碰上下雨下雪,人都不出门,一喊就都来我家唱。”马俊吉说,他擅长板胡和二胡,近几年还自学了扬琴,过年演出时一旦谁家有事无法伴奏,他都能顶上。家里搭台唱戏在武坪村很常见,50岁的米慧琴也不例外。米慧琴家是四世同堂,过年时40多口人欢聚一堂,上到八旬老父,下到叔伯子侄,都能唱两嗓子秦腔。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她家都要搭戏台,而为了听戏凑热闹,到家里拜年的亲朋好友总是格外多。老一辈人唱秦腔,年轻人唱流行歌曲、跳舞,照全家福……这是属于米慧琴家的春节联欢会。“有时候气氛上来了,我们还跟着娃娃们一起跳舞,特别欢乐。”米慧琴说。临近春节,武坪村的秦腔迷们正在加紧排练。张进元等人已经在剧团活动室里排练了月余,每天至少六小时。“正月里唱秦腔比平时更有氛围,多久都不觉得累,年轻人看得热闹,我们老年人也耍得开心。”张进元说。(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