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目前,全省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热贡艺术、花儿、黄南藏戏、格萨尔、河湟皮影戏、藏医药浴法),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88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名。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土族(互助)、德都蒙古(海西)、循化撒拉族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互助土族文化传播公司等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热贡龙树画院等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有循化圣驼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等2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湟中马莲花民间工艺文化传承公司33个非遗就业工坊;各级各类非遗传习所(中心)余个。
展览名称:《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展览地点:青海省博物馆三楼第四展室
第一单元
河湟神韵
河湟地区极具神韵,是黄河、大通河和湟水河流过的地方,这里地城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人文地理和环境风貌,留下了远古人类文明的足迹。千百年来他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孕育出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民族参与的“花儿”“曲艺”“皮影”“土族纳顿节”“撒拉族婚礼”等非遗项目,充满了无穷魅力,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大通农民画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通农民画既有汉族色彩清秀、图案精美的特点,又有少数民族色彩强烈、装饰味强的特点,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
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又称“青海皮影戏”,有着独立、成熟的板腔、声腔体系。皮影人物主要分稍子(头)和身子两大部分。皮影戏班多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角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负责音乐伴奏。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主要由三弦、竹笛、板胡等民间乐器伴奏,其诗词格律是以七言句为主的自由格律体,唱词多为分节歌,每节以四句式为主,节拍多系2/4、4/4拍。代表性曲目有《放风筝》《四季歌》等。
青海平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又称“西宁赋子”,被誉为青海地方曲艺中的“阳春白雪”。青海平弦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其主要特点是音乐唱腔念白地方化,生、旦的韵白吸收了京剧、秦腔的念法。演唱者一手持筷子,一手夹瓷碟互相敲击掌握节奏。
青海越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青海越弦一人多角,不扮妆,没有道白,为坐唱艺术,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二胡、扬琴、三弦、碰铃、梆子等。演唱内容多源自金元杂剧、近代民间生活故事等,代表曲目有《小姑贤》《秋莲捡柴》等。
青海下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遍产项目
下弦产生于清朝末期,是青海土生土长的曲艺种类,为坐唱艺术,采用独特的下弦定弦法定位伴奏,伴奏乐器为三弦和板胡。代表曲目有《林冲买刀)(鸿雁传书》等。
土族纳顿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纳顿节是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从农历七月十二日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活动以舞蹈和戏剧表演为主,其正会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三部分组成,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花儿
民间把花儿曲调称为“令”,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湟源令”“西宁令”;有的以民族命名,如“土族令”“撒拉令”;有的以代名词命名,如“尕阿姐令”“尕肉儿令”;有的以衬词命名,如“白牡丹令”“尕马儿令”等。
土族盘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土族盘绣,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用红、黄、绿、蓝、紫、白等彩色丝线绣制,一般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使二毫米大小的圈圈,均匀排列在缝线上。
撒拉族婚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撒拉族传统婚礼多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时间。
来源:青海文旅供稿:省博物馆图文编辑:厅信息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