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今年八十四,喜气洋洋过大年。
张俊德老汉恰恰在抗战爆发的那一年出生,风雨沧桑,坎坎坷坷,风风光光,健健康康地迈过庚子鼠年的大坎子,高高兴兴地迎来了满怀希望的辛丑牛年。
这个老汉有点传奇,传奇中带着通渭人传统的厚道,还有农村基层共产党员的抱负、责任、热情与丰厚人生的欣慰。
他当了几十年的生产队长,是张家窑社包括袁家坪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他像一株生机勃勃柳树白杨树、一颗熠熠发光的星星,将希望与明亮带给了乡亲,献给了这一湾、这一庄、这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和这个黄土覆盖靠天吃饭、胼手胝足拼搏奋斗的众乡亲。
一九七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火热岁月,他以积极上进、勇挑重担的冲天干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员,也是本社本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当时他三十六岁,正是身强力壮,一座山压在肩上,一点儿都不喊累不叫苦的黄金岁月。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村里有了第二个第三个党员,以后都成了村里生产队的顶梁柱,主心骨。
在张俊德老汉的带领下,张家窑社(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基本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全通渭县走在前头,开了先河。
张家窑村学,当年孩儿们咿咿呀呀,朗朗有声,童歌清脆,活蹦乱跳。操场上的核桃树越长越大,枝叶参天,秋后果实累累。那些当年孩子们的孩子们,现在已经走向社会,遍布天南海北,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党政、教育、卫生、商界逐渐落地,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各界的精英,社会的栋梁。那一排平房教室,虽然年久失修,有些破败萧条,但难掩岁月穿梭中的繁荣,兴旺,功劳。
五十年前,他代表通渭县到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后把大寨的精神,大寨的苦干实干加巧干淋漓精致地扎根到了张家窑。在天安门广场,他既有身在首都北京,距离党中央毛主席最近最亲的激动心情,更有涌起一股干事创业的澎湃豪情。正是这次学习,让他开阔了眼界,触动了思想,立下了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大愿。男儿也有柔情时,他在北京,不忘给家里翘首企盼的娃娃们买上几盒饼干,她的儿女们现在虽然早已长大成人,说起老父亲当年从北京带回来的饼干,至今啧啧回味,仿佛那种甜蜜与幸福伴随终身,鲜香可口,岁月停在了昨天。
带领乡亲们修梯田,将“三跑田”变成了“三宝田”,全村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村子里层层叠叠、缠绕山坡沟梁的水平梯田,饱吸了汗水,存住了“天水”,奉献了蜜水。这个风水宜人的小盆地,成了临近公社、大队嫁闺女的首选宝地。这里人勤春早,土地流油,不缺粮食,成了方圆乡亲们羡慕的好地方。
发动大伙儿兴修水利,利用本庄地理优势,在河道出口修建水库两座,拦洪水,搞灌溉。水车呀,吱吱咛咛地响起来,不知疲倦地转起来。张俊德老汉还带领大伙儿疏浚了河道,新修了水渠,架起了水车,将涓涓细流,通过渠道、水管,引到了平展展的梯田地,灌溉梯田千余亩,让这个有点二阴但还是在骄阳似火下委顿的麦子、豌豆苗苗变得更翠绿更壮实,让家家户户的牲畜饮水有了保障。
淘挖深井,清除淤泥杂物,汩汩清泉滋润了四山八屲的乡邻,庄亲。肩挑,车拉,驴驮,每天早晨,迎着朝阳,拖头不断地拉水人流,从四面八方抱着焦渴空桶涌来,带着知足和幸福满满而去。此情此景,延续了几十年,保障了几十年,直到“一二一”工程特别是引洮工程顺利实施,胜利竣工,乡亲们用上方便快捷的自来水。
张俊德老汉思维超前,勇于接受新事物。在全襄南公社率先办起村农业科技推广站,带头使用化肥农药尿素硝酸铵氨水和敌敌畏,推广并培育小麦优良品种,使良田面积迅速扩大,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
生产队的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在张俊德老汉的手里引进来,从此乡亲们拉化肥进村、送肥料进地,累得乡亲们直不起腰的重活苦活有了“铁牛”代劳。
轰隆隆的第一台磨面机在他的手里安装起来了,父老乡亲们将麦子、青稞、豌豆、荞麦等磨成细白面,分成白面、黑面、麸皮,就成了现实,再也不用跑二三十里地的奔波,再也不用二人抬杠、驴子蒙着眼睛围着磨台转圈圈,磨出来的面也是“黑白不分”,粗细不匀,来了公社干部和娃娃舅舅也擀不出一碗像样的臊子长面。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中国历代对居住环境的理想追求。张俊德秉承了这一理念,他看重种树种林,喜欢植树造林,带头栽树,庄前屋后都是树,田间地头遍是树,还有两块约一亩的小林地。在他看来,庄户前椿后柳,不苦就有,种树偷着富,养马撑门户,门前槐竹不老松,长寿富贵万万年。这个庄子有三十多户人家,户户坐落在一个似太师椅的躺湾阳面,挂满一山坡,藏在林荫间。我看见,庄前庄后,都是树。有参天大树,两人合围。有碗囗粗的,也有指头细的。有柳树,槐树,榆树,白洋树,竹柳树,酸刺树,也有松树,柏树,椿树,更有杏树,桃树,梨树,桑葚树,苹果树,核桃树,花椒树,金银花树,等等。千年的松柏问老槐,我的岁数还不大,请问柿大哥,老人念念不忘,不知何年可引来柿树种植。
通渭县委县政府、襄南公社多次组织全县全公社的干部和先进分子代表来张家窑社参观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人群站满了一河滩,对张家窑社的满山梯田,水车灌溉,社办教育,无不交口称赞。
张老汉当年思想灵光,善于求新创正。在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无论是举国大跃进中,还是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文化大革命中,就是在全国无处不割资夲主义尾巴的中,为生计所迫,张俊德曾出西囗,私走新疆;下岷县,响应政府号召,干引洮;闯西宁,偷造蒸笼赚小钱。
三代不读书不如人,张俊德深知这个从古至今不可改变的真理。他在克服重重困难,选址,寻师,供钱,办村学的同时,宁肯自己省吃俭用,缺一少穿,也要想法设法,克服重重困难送子读书。他头脑中不存在老旧封建的传统重男轻女观念,硬是将三男三女六个儿女,一个不落地送进学堂。他的子女中,一个苦学苦读,念书到了大学本科毕业,两个也是有所成就,达到中专毕业。子女们现在个个成家立业,子女满堂,敬重老人,家庭和睦,待人友善,成为乡邻们称赞和羡慕的对象。
说来,目不识丁双手不会画个八字的张老汉,还颇有音乐天赋,娴熟三弦子、板胡和二胡,每当逢过年过节,他便与庄间爱好者组成张家窑自乐班,唱小曲,吼秦腔,唱腔抑扬顿挫,音乐婉转激昂,节奏铿锵有力,为全庄男女老少献上欢乐,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教育启迪。
老汉张俊德,人前头走了几十年,为乡亲们下苦受累奉献了几十年,现在颐养天年,说话底气十足,目光炯炯有神,耳朵听得亮亮清清,乐观,自信,知足,无怨无悔,享受着乡邻们发自内心无限的尊敬和爱戴。在他家厅房里高高宽阔的后墙上,挂着一幅“德高望重”的书法作品,就是对张老汉做人做事的中肯评价。
通渭农村的家家户户厅房里挂满了书法绘画;
通渭乡里每户人家的大门上都有着醒目的木匾字号;
通渭人的庄前屋后都栽满了杨树柳树杏树核桃树。
通渭老汉张俊德的脸上溢满了喜气,幸福,和希望。
厚德可以载物,勤劳可以养家,教育,教育……
这个庄子里,走出了很多很多的大学生,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现在,新世纪,肯定,还有无穷的未来。
祝福张俊德老汉,健康,快乐,长寿。
祝福,张家窑的乡亲们,通渭县的朋友们,幸福,美满,明天,更美好!
辛丑牛年庚寅月癸巳日(正月初三)草于定西。
本文转自网络,图文均为左公柳原创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