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一到傍晚,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元墩子村,眉户戏、三弦声、板胡声、广场舞音乐,夹杂着小孩子的嬉笑打闹声、打篮球的声音开始响起,不时还能听见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看着这些往常少见的热闹场面,担任元墩子村文化管理员的郭占福表示自己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原先村里文化中心冷冷清清,只有一些老年人在广场里晒太阳,农家书屋一直无人看管、常年不开门,现在每到茶余饭后,文化活动中心和广场上人声鼎沸,跳广场舞的、唱眉户戏的、打篮球的、做针线的,处处洋溢着欢乐。
年,我省启动政府购买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益岗位试点工作,在西宁市、海东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所属14个县(区)的个行政村各配备了1名文化管理员。一年来,广大村级文化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党的惠民富民政策的宣传员、农牧区群众文化活动的辅导员、文旅部门和农牧区群众之间的联络员,为活跃农牧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实现了门常开、人常在、活动常有,逐渐成为了基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村级文化中心实现规范化管理
大通县东峡镇元墩子村农家书屋原先一直处于无人看管、常年不开门的状态。郭占福上岗后,在大通县文旅局的培训辅导下,对农家书屋书籍清点整理、登记造册,全天开放,周末组织学生到农家书屋看书,从娃娃抓起,带动村民读书看报。慢慢的,农家书屋常有村民来看书,从无人问津到人气爆满。
文化管理员上岗后,在各地文旅部门、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下,对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文化器材、书籍等进行清点整理、登记造册,分门别类管理,对损坏设施及时维修,改变了以往“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文化管理员根据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固定时间开放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
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小庄村文化管理员殷显芳上岗后,及时清点文化器材、布置农家书屋环境,向镇政府申请资金购买了两台电脑,用于图书登记借阅,每周固定时间开放文化活动室;湟源县巴燕乡巴燕村文化管理员晁迎花上岗后,根据村里留守儿童较多,农忙季节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象,及时整理农家书屋书籍、打扫文化活动室卫生,每日下午固定开放两小时,组织家里无人照看的学生到村文化活动中心读书写作业,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文化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
随着一声声爽朗的笑声,湟源县波航乡波航村文化管理员王凤英细数着自己上岗以来的工作,很自豪地说自己现在也是“老师”了。原来,在王凤英刚担任文化管理员时因为村里留守妇女较多,平常也没有文化活动,便从快手自学了舞蹈,发动妇女们一起跳广场舞,然而一个人都不愿意来,王凤英便自掏腰包购买了演出服装和扇子,从较难组织的妇女着手动员大家到广场跳舞。在她的感召下,参与的妇女越来越多,大家自发购买了服装道具,组建了夕阳红老年团,王凤英便组织团队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过父亲节、表演节目;组织村民举办七一活动;带领村曲艺队队员赴山西参加中国牡丹奖曲艺大赛。村民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每天晚上王凤英还没吃完晚饭,便已经有人到家门口喊她去跳舞练曲。如今村文化广场越来越热闹,妇女们聚到一起纠正舞蹈动作、互学青绣手艺,婆媳矛盾、邻里纠纷明显变少了。
村级文化管理员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文化管理员曹正清组织村幼儿园和小学生,举办故事会、读书会活动,村里读书氛围日渐浓厚;共和县铁盖乡七台村文化管理员郭玉珍,用发放小礼品的形式吸引村民到农(牧)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贵南县沙沟乡郭仁多村文化管理员索南卓玛上任后,利用村里民族歌舞底蕴深厚的优势,举办民歌比赛,成立村舞蹈队,每晚八点至十点组织村民到活动室排练,带领舞蹈队参加各类文艺活动;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文化管理员蒲爱春,上岗后积极和村里管乐队、眉户剧团协商,组织团队轮流在村广场演出,组织村社火队、太极队每晚固定时间排练,并参加了“青海年·醉海东”等多项活动;乐都区蒲台乡赵家庄村文化管理员马全贵,招募上岗后挖掘有文艺特长的村民,组建了政策宣讲小分队,逢年过节或节假日组织开展演出,极大地活跃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自湟源县和平乡蒙古道村曹正清担任文化管理员之后,对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文化器材、书籍等清点整理、登记造册,根据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固定时间开放活动室和阅览室,文化设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村里文化活动逐渐常态化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汇演”“品味端午·传承文明端午节”、青绣展览等活动相继开展。为更好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曹正清组织村幼儿园儿童和小学生,举办“让阅读成为习惯故事会”及读书会活动,村里读书氛围日渐浓厚。与此同时,曹正清又组织开展文化带头人、德育教育模范、阅读书香家庭、阅读明星等评选活动,让妇女、儿童、老年人都广泛参与进来,极大地活跃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活动成为了村民之间联系交流的纽带。
互助县高寨镇西庄村文化管理员蒋忠山,发现自村庄搬迁至小区后,闲散人员打麻将的越来越多,便和村委一起修建了篮球场,组织青壮年村民打篮球,慢慢的参与人员越来越多,附近小区的各族群众都参与了进来,篮球已成为村民之间进行联系交流的重要纽带;湟中县多巴镇双寨村文化管理员冯德录上任后,组织村里妇女跳广场舞,队伍从最开始的10人发展壮大至30多人,通过参与文体活动,妇女们的精气神发生了很大变化。
文化管理员利用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传播真善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作者:王宥力通讯员邓福林王彩云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