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京剧
京剧,由徽剧发展而来,它汲取了昆曲、秦腔和汉调的诸多元素,自从诞生起,就得到达官权贵的推崇,尤其是“老佛爷”的喜欢,文人墨客们也将纷纷投其所好,对京剧的表演手法、唱词、服饰等细节,进行穷极之至的精心雕琢,加上梅兰芳等大师的演绎,最终成为中国最精致的剧种。
虽然,我是河南人,也并不喜欢京剧。但也不得不承认:仅从艺术性来看,京剧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剧种,被誉为国粹并不为过。就连豫剧也曾经向京剧学习过,豫剧名家阎立品和马金凤都向梅兰芳学习过。
快饿死的京剧
京剧虽然艺术性很高,但“曲高和寡”,演唱的门槛太高,不温不火的表演,高高在上的做派,其火的程度反而不如土里土气的豫剧。你可以问问有多少京剧社团愿意在农村露天搭台表演?几乎每个京剧社团都处于亏损状态,只能靠国家补贴过活。有网友尖锐地说:“不发工资,京剧早饿死了”,京剧的最终出路应该是服务群众,放下身段深入基层。
“土气”的豫剧
反观豫剧,豫剧确实非常“土”。“土”到农村随处可见的枣木和桐木板子,就能制成豫剧的基本伴奏乐器:枣木梆子和板胡;“土”到家长里短,谈婚论嫁也能入戏。但是,几千年王朝兴衰、世间悲欢离合和“土里土气”的乐器,在中原大地的反复碰撞糅合,使得豫剧有像野草一样的生命力,城市街头,公园小区,穷乡僻壤,田间地头,再恶劣的条件也能生存。为生计奔波的贩夫走卒,目不识丁的乡村农夫,都能在豫剧中看到忠奸善恶,看到悲欢离合,家长里短,甚至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些演自己生活与梦想的戏,才是他们最喜欢看的戏。
更“火”的豫剧
据文化部统计,除河南省外,全国专业豫剧团多个,民营豫剧团1多个,从业人数10万多人。从地域来看中部地区,豫,皖,冀,晋,陕,鲁,还有苏,鄂的一部分,西北地区甘,宁,新疆这些地方都是豫剧的覆盖范围,连祖国宝岛台湾也有影响极大的豫剧团存在。可以说豫剧这个剧种的观演群体是国内最多的。
相对于京剧的旋律悠长、高音太高、剧情不贴近生活等高门槛。豫剧演唱的门槛极低,尤其对于河南人来说,唱豫剧就像平时说话,也不用学什么湖广音、中州韵,很容易上手,上到八十老翁,下至三岁稚童都能来几句。
再加上河南省的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梨园春》的大力推广,不靠追星、捧星,平民参与的理念,使得更多的老百姓喜欢上豫剧。当年的唱豫剧的稚童黄智慧等,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豫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传唱,已经快成了河南人的标配!当然,外省人会两句豫剧,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毕竟有那么多人喜欢。
如果,要问哪个剧种更火?
肯定是豫剧了!你说对吗?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