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海城喇叭戏唱腔伴奏乐器只有唢呐,因受其音量过大的限制,在伴奏唱腔时,主要吹前奏、甩腔和过门,大量的唱腔都是由演员清唱。后期有了板胡等弦乐伴奏乐器时,就由弦乐拖腔伴奏,唢呐还是只在甩腔和过门时进,有的曲牌没有过门,唢呐也吹奏唱腔,但音量上要加以控制,使伴奏适应演唱。
部分传统喇叭戏唱腔曲牌没有前奏和过门,先由演员清唱起,然后唢呐即时跟进,演员起唱时如果调门没找准,可在唢呐进入后按唢呐跟进音再找准调门。这种伴奏手法被称为“跟腔进入”,是许多海城喇叭戏老艺人驾轻就熟的艺术手段。由于海城喇叭戏的形成是广收博采,多方借鉴,受其主奏乐器唢呐的制约和影响。
各色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演变,但仍有部分海城喇戏唱腔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貌,例如《杀江》、《拉马》等剧目中,还保留着京剧的;《梁赛金擀面》剧目中还保留着一段唱腔,由于唢呐对于这些唱腔无法伴奏,艺人们就分别用竹板加秧歌锣鼓点来伴奏;用板胡伴奏唱段。
还有一种被称为“学舌”式的伴奏手法,如、等曲串,因为这些曲牌唱词中间和结尾都没有过门,唢呐多采用重复前一句或重复一段的旋律作为过门。有的曲牌如中间加秧歌锣鼓来代替过门。早期,海城喇叭戏与海城地秧歌和高跷队合作演出,所以海城喇叭戏的曲牌音乐伴奏主要是为地秧歌和高跷表演而进行的伴奏。
这些曲调活泼优美,音乐的表现力很强。他们能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复杂感情。大多数伴奏曲调在配合人物表演时,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程式。海城喇叭戏的伴奏音乐主要是喇叭牌子曲,由于喇叭戏早期与地秧歌,以后又经常和高跷同队演出,故喇叭戏的伴奏音乐又常常是地秧歌与高跷队的伴奏音乐。
它们的曲调活泼、优美;音乐的动作性与节奏性很强,能表达剧中人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情绪;更由于它的流畅动听,为人们喜见乐闻,又常常是其它剧种、曲种借鉴,吸收的源泉。
槌,槌头用布条包裹,以槌头击打锣门或锣边发音,锣门直径越小声音越高亢,反之则低沉。小镲,即小铙,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其径的全径的二分之一,正中有孔,穿系绸条或布条。片边较薄,以两片为一幅,相击发声,音色因铜片厚度、圆径大小而各异,不相同。
乐队编制早期,海城喇叭戏与当地的秧歌戏一起表演,后来经常与高跷演出。因此,它的乐团编制就是地秧歌和高跷秧歌的乐团编制。海城喇叭戏的乐队体制,早期传统形式是武场三大件锣、鼓、小镲每件一人。乐队的主旋律乐器是唢呐,根据个班子团体条件不同,一般有一到四个人演奏,通常由俩人弹奏。乐队编制四至七人,最多不超过八人。
光绪中期开始,海城喇叭戏受“蹦蹦"”和京、梆、评等大剧种的影响,乐队编制由原来的四至七人,增加到七至十人。在文场演出中,除了原有的伴奏乐器唢呐之外,又新增了二胡、笛子、板胡等乐器,打击乐增加了班鼓(单皮鼓)、板(檀板),这两种打击乐由一人演奏。
还增加了大锣、铙钹、手锣,这三种打击乐代替了原来的大、小钗,分别由三人敲击。个别情况,为了节省之初,艺人们将所有打击乐器都绑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仅安排一人完成演奏,俗称打“双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海城喇叭戏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一些剧团编演了许多现代海城喇叭戏剧目,为了剧情的需要,并根据各演出团体的条件,乐队的编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增加了笛、阮、笙、月琴、二胡、板胡、琵琶、中胡、低胡、等民族乐器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部分电声乐器、西方乐器及各种不同音响的打击乐器,使海城喇叭戏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民歌小调为基础,吸取江西弋阳腔、山东柳腔,河北、山西民间歌舞等外来声腔、歌、兼收并蓄,溶于一体,形成诸腔杂陈的民间喇叭戏声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19.html